|
移动执法,大势所趋175
发表时间:2018-12-12 10:34作者:银翔科技 随着社会进步,广大人名群众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迅速增强,对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和公正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法人员的整个执法过程都处于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负面影响。因此,利用技术手段,将执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执法信息采集管理,做到电子证据可溯源,让证据开口,用事实说话,是切实增强执法机构公信力和说服力,提高执法效率,减少执法成本的有效方法。 因此,为深化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公安的要求,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提升依法履职能力的新期待,不断推动基础信息化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整合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仪,充分发挥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管理系统保障、支撑、规范公安执勤执法活动作用,不断提升公安机关基层一线执勤执法能力和水平,迫切需要加快开展新疆公安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 现场执法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际视频取证专家、执法和应急服务视频联盟首席顾问Grant Fredericks分析:目前,视频分析已经成为下一代调查取证的主要手段之一,视频证据将超过目击证人等其他证据种类,成为执法机构的“新DNA”。移动信息化建设已成为行政执法管理长远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已成为提升现场执法必要的技术手段。 现场执法具有流动性、突发性、紧急性等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规范、执法水平、执法效率、构建和谐执法环境已迫在眉睫。 传统的执法流程,由于单机执法记录仪无定位、无实时图传功能,执法人员智能通过手机、对讲机等方式,以语音的方式报告现场状况,无法将现场视频直接传输到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无法看到现场视频,也无法实现实时的事态研判和高效指挥调度。
快速应对是各级执法单位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重要需求,4G移动执法具有一键报警、精准定位、多方对讲、实时图传等特点,能让现场人员与指挥中心快速联动,高效应对,及时决策、妥善处置,充分满足当下形势快速应对的执法条件。 政策环境: 自2011年8月公安部颁布《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仪行业标准》(GA/T947-2011)以来,执法记录仪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有力推进了公安队伍执法规范化建设、解决的突出的执法问题,保障了民警的执法权益,树立了民警的公正廉洁的执法形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关于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的要求,2018年4月17日,习大大在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的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讲话,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公安、监察、边防、武警、安保等单位都充分认识到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对于规范执法部门现场执法活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全面落实有关工作要求,充分配备相关仪器设备,加强对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使用管理,进一步提高执法部门的执法公信力和执法安全水平。 上一篇移动执法,系统建设
下一篇智能排队管理系统拓扑图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
|